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(體型最大的恐龍)

提問說: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世界最大恐龍9日被正式命名為巴塔哥尼亞泰坦龍。這一新恐龍物種平均身長約37米,高6米,體重達69噸,相當于一架航天飛機、一架波音737客機或10頭非洲象的重量。真的存在這么重的生物嗎?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航天飛機

其實,這個新聞的出處在中國日報。據中國日報網(嚴玉潔):《今日美國報》8月8日報道,一份新研究報告指出,近年來(指的是2014年,“懷疑探索者”注)在阿根廷發現的一只恐龍生前跟波音737飛機,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恐龍。之后,化石網對中國日報網的報道做了轉載。

根據這份報告,這只恐龍長約120英尺(約合36.58米),重量超過65噸,甚至可能達到77噸。這就意味著,它不僅是已知的最大恐龍,也是已知的最大陸地動物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其骨骼還有繼續生長的跡象。

阿根廷埃吉迪奧·費魯利奧古生物博物館的迭戈·波爾表示,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像巴塔哥尼亞這樣大的陸地動物,不過這個紀錄不會永遠保持下去。

波爾和他的同事在該農場一共挖掘了150塊恐龍骨頭,至少來自6只恐龍??▋然匀粴v史博物館的馬修·拉曼納說:“這顯然是一種非常大的動物,而且同時發現了好幾只,在這類動物中是極其罕見的?!?/p>

此外,研究人員還認為,生活在大約1億年前的這種恐龍也是好交際的,不喜歡獨來獨往。這6只恐龍的標本是在一處被發現的,其中幾只大概是同時死亡的。牛津大學的羅杰·本森稱,這表明“它們可能成群結隊地在待在一起”,似乎是為了照顧恐龍幼崽。

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發現的恐龍,真的是“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世界最大恐龍”嗎?

任何事情都要有嚴謹的科學證據才能下定義,否則就只能說“可能”。

之前也有人說,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雙腔龍。雖然這樣回答并不算錯,但從客觀的角度說易碎雙腔龍的化石已經遺失,并不能準確的估計它的大小,其中或許有水分。雙腔龍(學名Amphicoelias)是草食性梁龍科下的一個屬,當中包括了已知體型最大的易碎雙腔龍(A. fragillimus)?;谖ㄒ坏墓穷^化石,易碎雙腔龍的長度達20米,質量可能有30噸。但是這塊唯一的骨頭卻在1870年代描述這種恐龍后不久遺失了,存有的證據就只有一些插圖及紀錄。

如果雙腔龍不能算是有嚴謹科學數據支持的最大恐龍,那么,2014年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發現的巨龍算不算呢?這個確實有充足的化石證據,并且新聞對其描述是“一只比阿根廷龍略大的亞成年巨龍”。但是由于這只恐龍論文并沒有發布,而且媒體的吹牛的能力大家很清楚。所以,我們應該耐心的等到客觀的數據出來后再下最后的結論。所以說,上述兩種恐龍都只是具有“可能性”,還不能說一定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。在此之前,我們還是認最確鑿的證據說話。從最確鑿的證據看,世界古生物學界一致公認的最大的恐龍,就是阿根廷龍。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世界古生物學界一致公認的最大的恐龍,就是阿根廷龍

從最嚴謹的化石的證據看,大名鼎鼎的阿根廷龍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恐龍。阿根廷龍屬于蜥腳類恐龍的泰坦龍類, 意思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恐龍。蜥腳類恐龍可以說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生物種類之一, 它們成功地統治了整個晚侏羅紀時期。由于侏羅紀晚期有一段很長的氣候穩定期, 氣候暖和、適合大量蕨類等蜥腳類恐龍所喜好植物生長,所以這些恐龍可以生長到極為龐大。到了白堊紀,由于氣候變化的緣故, 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都消失了。不過在阿根廷就有一種蜥腳類不但沒有滅絕, 而且演化到比侏羅紀時期的祖先更為龐大——這就是阿根廷龍。學術界認為阿根廷龍的體長在30-40米之間。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龍的脊椎有1.5米高,1.1米寬。1987年,阿根廷的一位農場主發現了巨大的脊椎骨化石,其中最大的脊椎骨甚至有一個成年人那么高。阿根廷龍的椎骨與人的對比,大的驚人,大如柱子的阿根廷龍的股骨。在卡門富內斯博物館,收藏有阿根廷龍的骨架??茖W家們對阿根廷龍做出過體重估測,其估算的結果為83.2噸。若考慮其脂肪,軟組織等因素后,體重可能達到90噸以上,最大可能有100噸。

此外,我在2016年11月4日寫過一篇《世界上最大的恐龍:阿根廷龍,體長40米體重100噸!》。

從化石的證據看,大名鼎鼎的阿根廷龍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恐龍。學術界認為阿根廷龍的體長在30-40米之間。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阿根廷龍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恐龍

1987年,阿根廷的一位農場主發現了巨大的脊椎骨化石,其中最大的脊椎骨甚至有一個成年人那么高。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巨大的脊椎骨化石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阿根廷龍的椎骨與人的對比,體積大得驚人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大如柱子的阿根廷龍的股骨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一個孩子正在仰望阿根廷龍

下圖是卡門富內斯博物館的阿根廷龍骨架??茖W家們對阿根廷龍做出體重估測,其估算的結果為83.2噸。若考慮其脂肪,軟組織等因素后,體重可能達到90噸以上,最大可能有100噸。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卡門富內斯博物館的阿根廷龍骨架

附錄:

什么是阿根廷龍?

阿根廷龍屬于蜥腳類恐龍的泰坦龍類, 命名十分簡單, 意思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恐龍。生存年代: 1億年前白堊紀中期阿爾布階-93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森諾曼階。

我們仍然未發現這種恐龍的完整骨骼化石, 不過我們發現了屬于這種恐龍的超巨型脊椎骨。蜥腳類恐龍可以說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生物種類之一, 它們成功地統治了整個晚侏羅紀時期。由于侏羅紀晚期有一段很長的氣候穩定期, 氣候暖和、適合大量蕨類等蜥腳類恐龍所喜好植物生長, 所以這些恐龍可以生長到極為龐大。到了白堊紀, 由于氣候變化的緣故, 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都消失了。不過在阿根廷就有一種蜥腳類不但沒有滅絕, 而且演化到比侏羅紀時期的祖先更為龐大——這就是阿根廷龍。

阿根廷龍毫無疑問是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, 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交替的時候, 地殼的活動非常劇烈, 大部分曾經在侏羅紀名噪一時的蜥腳類動物, 最后都不能適應地殼導致的氣候變化而滅絕。白堊紀初期的氣候比侏羅紀更加冷, 從非洲分離的南美洲逐漸移動并越來越接近赤道, 所以氣溫和暖。而南美洲所處的隔離且獨立的生活環境,也使得一些古老的物種得以延續(如印度劍龍)。在白堊紀的時期, 南美洲是一個非常適合蜥腳類動物生存的地方; 當地的蜥腳類動物不但沒有退化, 而且變得更大, 連在侏羅紀時期生活的大部分蜥腳類恐龍都給比下去了。1987年, 南美洲發現了一些長2公尺, 闊1.5公尺, 重量1.0公噸的脊椎骨。古生物學家相信該批脊椎骨的。 而且比大部分侏羅紀的「巨人」還要大至少40%。由于這種恐龍仍然不完整,我們所知的非常有限, 相信只有突破性的發現才能夠使我們對這種恐龍有更深入的了解,阿根廷龍是種大型食草恐龍,體長30-40米,在當地只有馬普龍敢惹它們,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,在最初發現阿根廷龍的化石時,別人還以為是某種怪物的骨頭,最后被科學家發現,這是一種巨大的恐龍化石,已存在亞特蘭大博物館。

《世界上最小的鯨:小頭鼠海豚,體長1米左右,瀕臨滅絕》

節選:

鯨類通常給人留下的都是“巨大”的印象,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鯨都是藍鯨和露脊鯨這樣的巨人。

恐龍中體型最大的龍

小頭鼠海豚

小頭鼠海豚(Phocoena sinus)又稱加灣鼠海豚,屬于鼠海豚科鼠海豚屬,是所有現生鯨類中體型最小也是最瀕危的物種(不考慮已經功能性滅絕白鱀豚)。成年小頭鼠海豚的體長僅有1.2~1.4米,平均體重不到45千克,不及藍鯨的兩千分之一。